0

新生儿黄疸指数 如何辨别新生儿黄疸高低汇编12篇

浏览

2491

文章

12

篇1:新生儿黄疸正常指数是多少 治疗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613 字

+ 加入清单

新生儿黄疸正常指数是根据新生儿的出生时间、胎龄、体重等因素来确定的,通常在出生后的第一天黄疸正常指数应该低于5mg/dl;第三天应低于是12mg/dl。如果黄疸指数超过15mg/dl,就属于病理性黄疸,需要进行治疗。治疗新生儿黄疸需要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方法,家长应该密切关注新生儿的黄疸情况,及时就医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黄疸的正常舒适

新生儿黄疸是指在新生儿时期因为胆红素代谢异常,而引起的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造成黏膜、皮肤和巩膜黄染的一种病症。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比较常见的现象,但其正常指数和治疗方法因个体差异而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选择。新生儿黄疸的正常指数是根据新生儿的日龄、血清胆红素水平等因素来确定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方法有光疗、换血治疗、药物治疗、喂养等方法。

病理性黄疸的治疗

光疗是治疗新生儿黄疸最常用的方法,通过蓝光或绿光照射,可以将新生儿体内的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物质,加速从尿液中排出,达到降低黄疸指数的目的。如果光疗无法控制黄疸的发展,或者黄疸指数过高,可以考虑进行换血治疗。通过输入正常血液,替换掉体内含有高胆红素的血液,降低黄疸指数。

药物治疗

有些药物可以促进新生儿体内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例如肝酶诱导剂、免疫球蛋白等。但药物治疗并不能代替光疗和换血治疗。适当的喂养可以促进新生儿的代谢和排便,有助于降低黄疸指数。如果新生儿出现喂养困难或者喂养不足的情况,可以通过增加喂养次数或者给予配方奶等方式来改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新生儿黄疸指数怎么测

全文共 519 字

+ 加入清单

其实每个婴儿刚刚出生的时候都会或多或少的有黄疸,但是由于有的婴儿黄疸指数超过了正常的标准,就导致对皮肤和健康造成了影响,需要采取一定的治疗措施。黄疸测试仪可以对新生儿的黄疸指数做出较为准确的测试,新生儿黄疸指数怎么测呢?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黄疸测试仪使用起来还是相对简单很多的,只需要将婴儿的前额皮肤和测试仪的探头相接触,就可以瞬间准确的测试出新生儿的黄疸指数,这一设备综合运用了光纤技术、光电技术和电子技术等现代科技,所以测试的结果还是相当可靠的,所以广泛的应用于各大医院的新生儿科。

按照读数的方式,可以把黄疸仪分为间接读数型和直接读数型,所谓的直接读数型,指的是可以直接从屏幕上读出新生儿的黄疸指数,而间接型的需要经过一定的计算以后才能够得出结果,就使用来说,第一种操作起来要简单很多。按照其体型,可以把黄疸测试仪,分为便携式和台式的,现在台式的很少见,一般都使用的是便携式的测试仪。

在黄疸测试仪问世以前,要想测量婴儿的黄疸,靠的都是直接采血,而且往往需要多次采血才能够得到结果。这会导致婴儿受到很大的伤害,而这一仪器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如果测试出来宝宝的黄疸指数有问题,就需要通过光照和药物治疗的方式来使其恢复正常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新生儿黄疸指数 如何辨别新生儿黄疸

全文共 734 字

+ 加入清单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根据发病时间和症状的不同,我们可以通过辨别孩子的外表来判断。那么,新生儿黄疸都有哪些症状?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又有什么区别?

正常新生儿出生后2—3天即有黄疸出现。表现为面部、躯干及四肢的轻度黄染,一周内消退。这就是生理性黄疸,能不治自愈。有的黄疸很轻微,不仔细观察,甚至看都看不出。有的黄疸很深,持续时间也长,半个月或二十余天不等,表现出黄疸滞留现象。以早产儿或有头颅血肿的及有过窒息史的新生儿为多见。但只要吃奶好,精神无异常,大小便正常,而且黄疸日渐变淡,这也属生理性黄疸范围,不必惊慌。

若孩子一出生即有黄疸,并且迅速加深,但口唇粘膜却很苍白,呼吸心跳都特别急促,这是由于母子血液不合而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需急速送医院抢救。生后一周或数周后出现黄疸,进行性或间歇性加深,伴有发热,面色青灰,不吃奶、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可能身体某一部分有细菌感染,得了新生儿败血症。

初生时无黄疸,生后1—2周或更长一些时间出现黄疸,进行性加深,吃奶尚好,如初生几天大便还呈淡黄,但随着黄疸的加深,粪便逐渐变为白色呈陶土样,这是一种阻塞性黄疸。需送医院详细检查,可能有先天性胆道闭锁。

若新生儿黄疸很深且持续不退,而且有嗜睡、吮奶无力、肌肉呈瘫痪状等神经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有尖叫、目光凝视、肌张力增高、抽痉、呕吐等症状,这是血中的胆红素进入了大脑,与脑组织结合,严重损伤了脑神经。重症者会有痴呆后遗症。

上面介绍了新生儿黄疸的一些常见症状,对于家长朋友辨别孩子的健康状况有很好的作用。同时,要学会辨别新生儿黄疸的两种分类,生理性黄疸不需要治疗就可以自己痊愈;而病理性黄疸却有自己独特的症状,必须要进行治疗。希望这些内容能够为广大家长朋友带来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新生儿黄疸指数 新生儿黄疸高怎么办

全文共 3568 字

+ 加入清单

新生儿黄疸是什么你们了解吗?可能只有做了家长的才会知道的多一些吧。如果碰到新生儿黄疸的,一定不要延误治疗,及时送到医院,小心耽误病情会引发其它的危险。想知道黄疸指数正常值以及黄疸性肝炎症状吗?赶紧往下看吧。

新生儿黄疸正常值

足月出生宝宝的黄疸正常值与早产儿又有所不同。

通常,足月新生儿黄疸正常值是12.9毫克/100毫升,也就是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低于12.9毫克。早产儿的黄疸正常值15毫克/100毫升血液,也就是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低于15毫克。

当宝宝的黄疸值超过12.9mg/dl或新生儿黄疸指数上升过快时(每日上升超过5mh/dl),或黄疸持续时间超过足月儿在14天内消退,早产儿在4周内消退这个时间,或者黄疸退而复现。就表示新生儿黄疸不健康,可能患了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黄疸指数标准

专家认为,黄疸一般分为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只要超出生理性黄疸的范围就称为病理性黄疸。

1、生理性黄疸

通常新生儿在出生2天后,就可以用肉眼看出皮肤有点黄,在3-5天到达高峰,7-10天多半就会消失,这时黄疸指数(血清胆红素值)一般不超过15mg/dL就属正常范围。

2、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的原因很多,足月儿跟早产儿的标准不尽相同,妈妈只要发现以下情况就要送医院观察了:

(1)新生儿在出生24小时之内就发现黄疸,是“早发性黄疸”。

(2)黄疸指数一下子升太高,一天增加5mg/dL以上,这种情况比较常见的是溶血型黄疸(妈妈和宝宝的血型不合)。

(3)黄疸指数升得太高,有15mg/dL。

(4)持续的时间太长,一般生理性黄疸持续的时间是7-10天,如果超过2周就要注意。

新生儿黄疸高怎么办

新生儿从出生3-5天就会出现黄疸,属于正常现象,黄疸指数一般情况下应该不超过15mg/dL,这是正常范围,是生理性的,爸妈不用太紧张,但如果黄疸指数较高的话,可以试试以下几种方法。

1、喝白开水

每天早晚必须都要给孩子喂30ml的白开水,在白天也要适量的喝水,让孩子自身尽早的排掉体内的黄疸。如果是母乳喂养还好,如果是喝配方奶粉,要加喂水。

2、喝葡萄糖

发现新生儿黄疸指数高的时候,给孩子喝点儿葡萄糖水,把葡萄糖加入水中,喂给孩子喝就可以,这是去黄疸的有效方法。

3、晒太阳

每天早上10点左右,阳光不是很厉害的时候给孩子晒太阳,要尽量多的晒到孩子的皮肤,但是不要晒到眼睛。

4、停止母乳

如果以上方法都不管用,那么就停止喂养母乳2-3天,因为黄疸高形成的原因可能是母乳,所以停止喂养母乳以后,黄疸指数就会下降的。

如果长时间不退黄疸指数也很高的话就可能是病理性的,建议到医院进行治疗。

新生儿黄疸指数28正常吗

抓紧时间治疗还是可以治愈的。但可能会有一些后遗症,因为黄疸进入大脑成为核黄疸的话,对大脑是不可逆的损害。即使没有这么严重,也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损害,比如会造成听力损害、婴儿的认知障碍等。好好配合医生治疗吧。也许并没有这么严重,毕竟现在只是怀疑。祝早日康复!

足月出生宝宝的黄疸正常值与早产儿又有所不同。通常,足月新生儿黄疸正常值是12.9毫克/100毫升,也就是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低于12.9毫克。早产儿的黄疸正常值15毫克/100毫升血液,也就是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低于15毫克。

当宝宝的黄疸值超过12.9mg/dl或新生儿黄疸指数上升过快时(每日上升超过5mh/dl),或黄疸持续时间超过足月儿在14天内消退,早产儿在4周内消退这个时间,或者黄疸退而复现。就表示新生儿黄疸不健康,可能患了病理性黄疸。

专家认为,黄疸一般分为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只要超出生理性黄疸的范围就称为病理性黄疸。

1、生理性黄疸

通常新生儿在出生2天后,就可以用肉眼看出皮肤有点黄,在3-5天到达高峰,7-10天多半就会消失,这时黄疸指数(血清胆红素值)一般不超过15mg/dL就属正常范围。

2、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的原因很多,足月儿跟早产儿的标准不尽相同,妈妈只要发现以下情况就要送医院观察了:

(1)新生儿在出生24小时之内就发现黄疸,是“早发性黄疸”。

(2)黄疸指数一下子升太高,一天增加5mg/dL以上,这种情况比较常见的是溶血型黄疸(妈妈和宝宝的血型不合)。

(3)黄疸指数升得太高,有15mg/dL。

(4)持续的时间太长,一般生理性黄疸持续的时间是7-10天,如果超过2周就要注意。

新生儿黄疸的预防与护理

1、婴儿出生后,即应密切观察皮肤黄疸情况,注意过早出现或过迟消退,或黄疸逐渐加深,或黄疸退后复现等情况,以便及早考虑病理性黄疸的诊断。

2、胎黄常因孕母遭受湿热侵袭而累及胎儿,致使胎儿出生后出现胎黄,故妊娠期间,孕母应注意饮食有节,不过食生冷,不过饥过饱,并忌酒和辛热之品,以防损伤脾胃。

3、妇女如曾生过有胎黄的婴儿,再妊娠时应作预防,按时服用中药。

4、婴儿出生后就密切观察其巩膜黄疸情况,发现黄疸应尽早治疗,并观察黄疸色泽变化以了解黄疸的进退。

5、注意观察胎黄婴儿的全身症候,有无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惕不安、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对重症患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6、密切观察心率、心音、贫血程度及肝脏大小变化,早期预防和治疗心力衰竭。

7、注意保护婴儿皮肤、脐部及臀部清洁,防止破损感染。

8、需进行换血疗法时,应及时做好病室空气消毒,备齐血及各种药品、物品,严格操作规程。

新生儿黄疸原因

1.胆红素生成过多

因过多的红细胞的破坏及肠肝循环增加,使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升高。常见的病因有:红细胞增多症、血管外溶血、同族免疫性溶血、感染、肠肝循环增加、红细胞酶缺陷、红细胞形态异常、血红蛋白病。

2.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

由于肝细胞摄取和结合胆红素的功能低下,使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升高。常见的病因有:缺氧和感染、Crigler-Najjar综合征、Gilbert综合征、Lucey-Driscoll综合征、药物(如磺胺、水杨酸盐、吲哚美辛、毛花苷丙等)、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3.胆汁排泄障碍

肝细胞排泄结合胆红素障碍或胆管受阻,可致高结合胆红素血症,但如同时伴肝细胞功能受损,也可有未结合胆红素的升高。常见的病因有:新生儿肝炎、先天性代谢性缺陷病、胆管阻塞。

新生儿黄疸症状

1、发热

新生儿黄疸的时候常常会有急性胆管炎的症状出现,宝宝同时还会有畏寒的症状出现。

2、腹痛

黄疸伴上腹部剧烈绞痛或疼痛者,多见于胆道结石、胆道蛔虫症或肝脓肿、原发性肝癌等。病毒性肝炎者多表现为右上腹持续性胀痛与钝痛;肝脓肿或肝癌也可表现为上腹部或右上腹的隐痛或胀痛。

3、皮肤瘙痒

黄疸伴皮肤瘙痒者多见于肝内、外胆管梗阻胆汁郁积性黄疸,如胆总管结石、癌肿或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妊娠复发性黄疸等。部分肝细胞性黄疸者也可伴有皮肤瘙痒,而溶血性黄疸常无皮肤瘙痒。

4、尿、粪便的颜色

梗阻性黄疸时尿色深如浓茶,而粪便颜色可变淡,胆道完全阻塞时粪便似陶土色。溶血性黄疸者尿如酱油色,粪便颜色也加深;而肝细胞性黄疸时,尿色轻度加深,粪便色泽呈浅黄色。

5、食欲减退、上腹饱胀、恶心与呕吐

宝宝如果还有病毒性肝炎的话,在黄疸出现的时候还会伴有恶心呕吐的症状。

长期厌油腻食物或者进食油腻食物后诱发右上腹疼痛或绞痛发作者,多为慢性胆囊病变;老年黄疸患者伴食欲减退等消化不良症状时应考虑系癌肿所致,且常伴有体重呈进行性减轻,甚至发生高度营养不良的表现。

6、消化道出血

黄疸伴有消化道出血时,多见于肝硬化、肝癌、胆总管癌、壶腹癌或重症肝炎等。

7、巩膜及皮肤黄疸的色泽

根据黄疸的色泽可初步判断黄疸的病因或种类。巩膜皮肤黄疸呈柠檬色多提示为溶血性黄疸;呈浅黄色或金黄色时多提示为肝细胞性黄疸;呈暗黄色或黄绿色时多提示为梗阻性黄疸梗阻时间愈长,黄疸呈黄绿色愈明显。

8、皮肤其他异常

如面部及暴露部位皮肤有色素沉着,同时有肝掌、蜘蛛痣或颈胸部皮肤毛细血管扩张、腹壁静脉显露曲张等表现时,多提示为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或原发性肝癌。如皮肤有瘙痒抓痕、色素沉着及眼睑黄瘤等表现时,多提示为梗阻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患者一般皮肤色泽较苍白。

9、肝脏肿大

病毒性肝炎、急性胆道感染时,肝脏呈轻度或中等肿大,质地软,表面光滑,常有压痛;肝脏轻度肿大、质地较硬、边缘不整齐或表面有小结节感多见于早期肝硬化晚期肝硬化者其肝脏多呈变硬缩小表现;肝脏明显肿大或呈进行性肿大、质地坚硬、表面凹凸不平、有结节感时,多提示为原发性肝癌。

10、脾脏肿大

黄疸伴脾脏肿大时,多见于病毒性肝炎、各型肝硬化、肝癌、溶血性贫血以及败血症、钩端螺旋体等疾病。

结语:以上就是小编为您介绍的新生儿黄疸指数的相关知识,你们都了解了吧。这对于不明白新生儿黄疸原因的人来说,真的是非常全面的知识普及。看了上面说的黄疸指数正常值以及黄疸性肝炎症状,相信你现在一定可以应对新生儿黄疸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辨别新生儿黄疸常见类型

全文共 1683 字

+ 加入清单

新生儿黄疸要是能够及时的发现的话就能够将危害降到最低,否则很有可能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危害,对于新生儿黄疸这个疾病发生之后是不能够忽视治疗的,当然也不能盲目进行治疗要根据孩子患病类型对症采取治疗措施。下面小编就来带大家来辨别新生儿黄疸常见类型。

辨别新生儿黄疸常见类型。

1、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所特有的一种现象。生理性黄疸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会自然消退,不需要治疗,妈妈不必过分担心。生理性黄疸形成的原因是:由于胎儿在宫内低氧环境下,血液中的红细胞生成过多,且这类红细胞多不成熟,易被破坏,胎儿出生后,造成胆红素生成过多,约为成人的两倍;另一方面,新生儿肝脏功能不成熟,使胆红素代谢受限制等原因,造成新生儿在一段时间出现黄疸现象。

足月儿的生理性黄疸是在出生后第2-3天开始,这时宝宝的皮肤会呈浅黄色,眼白部分会呈现蓝色带有微黄,尿稍黄;到出生后第4-5天全身黄到进阶程度。这种黄疸会在宝宝第10-14天消退,检查后会发现肝功能正常、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加。的生理性黄疸会出现得较早、较高,也持续较久,可延迟致3周-4周消退。虽有黄疸,但宝宝没有什么不适,一般情况好。生理性黄疸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不需治疗。患有生理性黄疸的足月儿血清胆红质多5mg%,或出生不久即有黄疸及黄疸较重者,应视为异常,宜进一步查明原因。

2、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是新生儿进食母乳后出现的黄疸症状,属于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黄疸。其黄疸特点是:在生理性黄疸高峰(即宝宝出生5天后)后黄疸没有消退迹象反而加重;如继续哺乳,黄疸在高水平状态下继续一段时间后才缓慢下降,如停止哺乳48小时,黄疸明显下降,若再次哺乳,黄疸又上升。由于母乳中含有孕二醇激素,它可以抑制新生儿肝脏中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力,致使血液中的胆红素不能及时进行代谢和排泄,于是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增加,出现新生儿皮肤和巩膜的黄染。

一般新生儿黄疸2-3周便会消退,但吃母乳的宝宝黄疸症状会持续1-2个月。约有10-15%以喝母乳为主的宝宝,会有母乳性黄疸。可以放心的是,母乳性黄疸对宝宝的发育和成长不会有任何影响,可以按照以前一样,继续给宝宝喂养母乳。停止可以减轻母乳性黄疸症状。停喂母乳后黄疸大约在2-4天内减弱,6-10天内全部消失。停母乳时可用牛奶暂时替代,待黄疸好转后可以继续用母乳喂养。

3、溶血性黄疸

溶血性黄疸最常见原因是ABO溶血或RH血型不合,它是因为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亲血型为O、胎儿血型为A或B最多见,且造成的黄疸较重。其他如母亲血型为A、胎儿血型为B或AB,母亲血型为B、胎儿血型为A或AB较少见,且造成的黄疸较轻。据报道,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的发病率为11。9%。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特点是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且逐渐加重,常伴贫血,水肿及肝脾肿大等症状。对于溶血性黄疸,早期可进行换血疗法,如果是ABO血型引起的轻微症状,只要采用光照疗法即可。

4、感染性黄疸

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产妇产道特殊细菌、胎膜早破、产程延长、不洁等均可以引起新生儿感染,继而出现新生儿感染性黄疸。感染性黄疸是由于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等原因,使得肝细胞功能受损害而发生的黄疸。病毒感染多为宫内感染,以巨细胞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见,其他感染有风疹病毒、EB病毒、弓形体等较为少见。细菌感染以败血症黄疸最多见。黄疸的特点是生理性黄疸后持续不退或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又出现持续性黄疸。

5、阻塞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多由先天性胆道畸形引起的,以先天性胆道闭锁较为常见,其黄疸特点是生后1-2周或3-4周又出现黄疸,逐渐加深,同时大便颜色逐渐变为浅黄色,甚至呈白陶土色,这种黄疸一般B超检查即可确诊。新生儿阻塞性黄疸可采用特效药物,能有效消退黄疸症状。

6、药物性黄疸

药物性黄疸由维生素K3、K4、新生霉素等药物引起者。遗传性疾病如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陷、红细胞丙酮酸激酶缺陷病、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半乳糖血症、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囊性纤维病等也可引起黄疸。对于药物性黄疸的宝宝,要根据医院检查结果和医生意见进行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如何辨别新生儿黄疸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呢

全文共 1059 字

+ 加入清单

新生儿黄疸可以分为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是会慢慢消退的,如果是生理性黄疸的话,那么就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了!不然,后果不堪设想!那新手妈妈应该如何辨别新生儿黄疸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呢?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几乎每个新生儿都会出现黄疸,有些家长认为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可有的家长又过分紧张。儿科专家提醒,新生儿黄疸往往是有很多病理因素存在的,一旦延误治疗,可能会引起胆红素脑病,从而造成孩子智力低下、脑瘫等终身残疾。

一、新生儿黄疸处理不当当心宝宝耳聋

“黄疸,就是皮肤出现发黄现象,其中有些是生理性的,有些是病理性的,不能仅凭经验就认为是生理性而不去医院检查,延误治疗会影响孩子发育甚至危及生命!”专家教授介绍,许多原因都有可能会引起新生儿黄疸,例如母乳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新生儿肝炎、先天性胆道闭锁、先天性酶的缺乏等等,这些都是需要爸爸妈妈高度防备的因素。

二、从皮肤黄染部位预计黄疸程度

如何判断自己宝宝得了黄疸?专家称,在自然光线下,观察新生儿皮肤黄染的程度,如果仅仅是面部黄染为轻度黄染,躯干部皮肤黄染为中度黄染,如果四肢和手足心也出现黄染,即为重度黄染,应该及时到医院检查和治疗。但是,以上的判断方法较为主观,建议爸爸妈妈们一旦觉得宝宝皮肤比较黄的时候,就马上就医。

大多数生理性黄疸不需要治疗,如果是病理性黄疸就要治了。光照疗法被认为是一种非常安全有效的方法,即让宝宝脱光衣服躺在婴儿床里(眼睛需要遮蔽)放在蓝色的荧光灯下照射。紫外光能把胆红素转变成一种更容易通过宝宝尿液排出体外的东西。若宝宝的黄疸比较严重,或光照疗法后胆红素水平仍持续升高,就需要进一步治疗。

三、预防宝宝黄疸从妈妈怀孕起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应该重在预防,比如孕期要防止弓形体、风疹病毒的感染,尤其是在孕早期要防止病毒感染的发生;宝宝出生后要防止败血症的发生;宝宝出生时接种乙肝疫苗等。

另外,要尽早给宝宝喂养,让胎便尽早的排出,因为胎便里含有很多胆黄素,因为如果胎便排不干净,胆黄素就会经过宝宝特殊的肝肠循环重新吸收到血液里使黄疸增多。只要看到胎便从黑色转变为黄色,就是胎便排干净了。此外,要给宝宝充足的水分,一般正常宝宝一天应有6-8次小便。

温馨提示:

新生儿黄疸是比较常见的现象,通常都为生理性因素造成,不需要治疗即可消退,但也有一些因素会引起病理性黄疸的发生,这就需要爸爸妈妈们仔细观察,发现异常后及时给予解决,以免宝宝健康受到损害。如果你对新生儿黄疸如何治疗等有关新生儿护理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新生儿黄疸护理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新生儿黄疸指数标准是怎样的?

全文共 419 字

+ 加入清单

新生儿黄疸包括母乳性黄疸、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前两者一般经过一段时间(2~4周)后可自愈,而病理性黄疸则需要查明病因对症治疗。那么新生儿黄疸指数标准是怎样的?

新生儿黄疸指数标准专家认为,黄疸一般分为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只要超出生理性黄疸的范围就称为病理性黄疸。

1、生理性黄疸

通常新生儿在出生2天后,就可以用肉眼看出皮肤有点黄,在3-5天到达高峰,7-10天多半就会消失,这时黄疸指数(血清胆红素值)一般不超过15mg/dL就属正常范围。

2、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的原因很多,足月儿跟早产儿的标准不尽相同,妈妈只要发现以下情况就要送医院观察了:

(1)新生儿在出生24小时之内就发现黄疸,是早发性黄疸。

(2)黄疸指数一下子升太高,一天增加5mg/dL以上,这种情况比较常见的是溶血型黄疸(妈妈和宝宝的血型不合)。

(3)黄疸指数升得太高,有15mg/dL。

(4)持续的时间太长,一般生理性黄疸持续的时间是7-10天,如果超过2周就要注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为什么新生儿黄疸指数偏高?

全文共 1007 字

+ 加入清单

大部分刚出生的宝宝在出生后都会出现黄疸,也有一些宝宝出生后回到家里面才出现了黄疸现象;不过正常情况下,这种新生儿黄疸会在2-3天后就会消失,根据刚出生的宝宝的黄疸分类不同,婴儿的黄疸指数也是不同的,那么为什么新生儿黄疸指数偏高?

新生儿黄疸指数偏高的原因:

1、新生儿的体内红细胞过多,红细胞被破坏后产生了过多的胆红素,胆红素是导致黄疸产生的直接原因,所以新生儿会出现黄疸偏高。

2、胆红素的代谢需要肝脏里面的肝脏酶参与,新生儿的肝脏功能不是很完善,所以导致了肝脏酶分泌不足,从而使得胆红素排出不及时,导致了黄疸偏高。

3、胆红素的排出需要胆道参与,新生儿胆道功能尚不健全,所以导致胆红素堆积在体内无法及时的排出,造成了胆红素过高,导致了黄疸偏高。

4、胆红素还可以从大便中排出,但是新生儿胎便比较粘稠,导致胆红素排出不是很顺畅,从而使得新生儿体内的胆红素过高,导致了黄疸偏高。

5、另外母子血型不合也会导致胆红素在新生儿体内堆积无法排出,另外病理性的黄疸可能是由于新生儿的疾病导致,比如新生儿窒息、早产、感染等因素菌可以导致新生儿黄疸过高。

6、也可以导致胆红素在新生儿体内堆积造成新生儿的黄疸偏高。

新生儿一旦出现黄疸,家长就应做好以下护理措施:

观察宝宝大便颜色

大便发白,即表示肝脏发生问题,变白的情况通常是越来越淡,如果身体越来越黄,则需要告知告知医生。因为出现黄疸,是因为肝脏未能将胆红素处理好,但当胆道闭锁,胆红素堆积在肝脏无法排出,则会造成肝脏受损,这时必须在宝宝两个月内时进行手术,才使胆道畅通或另外造新的胆道来改善。

观察宝宝黄疸的变化

黄疸的出现常常是从头开始,消退的时候从脚开始。而宝宝的眼睛是最早发黄,最晚消退的。因此,要想观察宝宝是否有黄疸,可以先看眼睛,可以用手按压宝宝身体的其他部位,如果按压之后,皮肤呈白色,是正常的状态,但如果呈现黄色,就需要引起注意了。一旦发现宝宝皮肤越老越黄,精神和胃口都不好,就需要到医院进行检查。

让宝宝接触自然光

家里最好经常通风和让自然光照射到屋里,因为即使在医院治疗,也会让宝宝照光,所以在家里尽量让宝宝接触自然光,自然光里任何波长都有,照光或多或少会有些帮助。

以上小编讲解了新生儿黄疸指数偏高的原因,家长带孩子回家后,要多留意宝宝的皮肤颜色,如果发现不正常的话,就要及时带宝宝到医院进行检查。关于新生儿黄疸高有多严重等这方面的常识正在更新当中,如果您有兴趣,可以持续关注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如何判断黄疸指数的高低

全文共 909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小生命的来临,总会让父母欣喜万分,但医护人员却告知宝宝有黄疸的现象,需要照光治疗。这时,相信父母的心情一定是既担心又纳闷,那么如何判断黄疸指数高低呢?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生理性黄疸】

黄疸是因为体内过多的胆红素(bilirubin)堆积到皮肤,使肤色变黄。正常的小宝宝在出生后第二到第叁天肤色开始变黄,平均在第四到第五天皮肤最黄,然后在一到两週之内消失,这是所谓生理性黄疸,并不需要任何处理。

【黄疸指数】

一开始是由脸部先出现皮肤变黄的现象,这时黄疸指数大约5左右(医护人员在解释病情时,常常会以「黄疸指数」来简称胆红素的浓度,如黄疸指数5表示血液中胆红素浓度为5mg/dl),黄疸更严重时,身体与四肢手脚肤色都会变黄,如果膝盖以下的皮肤也变黄时,黄疸指数通常会超过12;手掌与脚底都黄时,黄疸指数就在15以上了。另外,黄疸指数越高时皮肤也会看起来越黄,但单凭外观判断有时会有误差,所以需要更精密的仪器来检查,例如经皮肤红外线测定仪及抽血来检验胆红素值。

如何判断黄疸指数的高低

1.目测

2.经皮肤红外线测定仪

3.抽血检验

【胆红素脑病变】

当血液中的胆红素太高时,就容易会对脑部造成伤害,这些伤害称之为胆红素脑病变,有人也称为「核黄疸」。胆红素脑病变的症状包括发烧、食欲变差、活动力不好、肌肉张力过高、唿吸困难等,严重时甚至会有生命危险,有时即使经过治疗也会遗留下永久的后遗症,使宝宝的智力、听力、视力及活动能力终生受损。

一般健康的宝宝,黄疸指数要超过25到30才会出现胆红素脑病变。

【处理方式】

医护人员处理黄疸指数过高的方式,是让宝宝接受可见光线的照射来使胆红素降低,尽量维持黄疸指数在17以下。同时也针对造成黄疸的塬因来治疗这些疾病。当宝宝有脱水的情况,便需要静脉输液来补充水分;若宝宝有受到细菌感染的现象,则给予抗生素治疗。

另外有些药物也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红素,但目前并非为常规的治疗方法。当黄疸指数已经太高或者宝宝已经出现胆红素脑病变的症状时,医师会採取换血的方式来使胆红素降低,也就是把宝宝含有高浓度胆红素的血液抽出来,再把正常人的血液输到宝宝体内,换血治疗能在最短时间内,使血液中的胆红素下降最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新生儿黄疸指数的问题

全文共 587 字

+ 加入清单

新生儿黄疸指数偏高一般来说可以分为生理性偏高和病理性偏高,对于生理性偏高可以自己过一段时间痊愈,如果是病理性偏高就需要及时的就医进行诊治,下面小编主要来讲讲新生儿黄疸指数的问题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2~3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

让孩子的黄疸病情减轻,我们要提醒家长的是:在早期时我们要尽早给新生儿喂养,让胎便尽早的排出,因为胎便里含有很多胆黄素,因为如果胎便不排出干净胆黄素就会经过新生儿的特殊的肝肠循环重新到吸收到血液里使黄疸增多。

怎样看胎便是否排干净呢?主要是看胎便从黑色胎便转变为黄色胎便就是排干净了。另外一点就是要给新生儿充足的水分,判断新生儿液体射入是否充足的办法是看新生儿的小便,一般正常的新生儿一天6-8次小便,如果次数不足,有可能他的液体射入不够,小便过少不利于胆黄素的排泄。我们应当保证新生儿的液体射入,一般新生儿的胎便应当2-3天就排完了,这样就能减少其黄疸的程度。

家长们就要注意一定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进行检查了。避免病情加重,给宝宝造成更多的伤害。如果您对更多有关新生儿黄疸高有多严重的常识感兴趣,就请到我们来查询搜索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新生儿黄疸指数标准是多少?

全文共 1399 字

+ 加入清单

新生儿黄疸有病理性和生理性之分,生理性黄疸大多能在10天之内自行消退,但病理性黄疸可能是疾病引起的,需要检查和治疗。那么,新生儿黄疸正常值为多少?新生儿黄疸指数标准是多少?

新生儿黄疸

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28天内)新生儿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neonataljaundice),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以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是新生儿中最常见的临床问题。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黄疸是指单纯因胆红素代谢特点引起的暂时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超过5mg/dl或每小时0.5mg/dl;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黄疸正常值

足月出生宝宝的黄疸正常值与早产儿又有所不同。通常,足月新生儿黄疸正常值是12.9毫克/100毫升,也就是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低于12.9毫克。早产儿的黄疸正常值15毫克/100毫升血液,也就是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低于15毫克。

当宝宝的黄疸值超过12.9mg/dl或新生儿黄疸指数上升过快时(每日上升超过5mh/dl),或黄疸持续时间超过足月儿在14天内消退,早产儿在4周内消退这个时间,或者黄疸退而复现。就表示新生儿黄疸不健康,可能患了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黄疸指数标准

专家认为,黄疸一般分为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只要超出生理性黄疸的范围就称为病理性黄疸。

1、生理性黄疸

通常新生儿在出生2天后,就可以用肉眼看出皮肤有点黄,在3-5天到达高峰,7-10天多半就会消失,这时黄疸指数(血清胆红素值)一般不超过15mg/dL就属正常范围。

2、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的原因很多,足月儿跟早产儿的标准不尽相同,妈妈只要发现以下情况就要送医院观察了:

(1)新生儿在出生24小时之内就发现黄疸,是早发性黄疸。

(2)黄疸指数一下子升太高,一天增加5mg/dL以上,这种情况比较常见的是溶血型黄疸(妈妈和宝宝的血型不合)。

(3)黄疸指数升得太高,有15mg/dL。

(4)持续的时间太长,一般生理性黄疸持续的时间是7-10天,如果超过2周就要注意。

新生儿黄疸正常值是多少

新生儿黄疸高怎么办

新生儿从出生3-5天就会出现黄疸,属于正常现象,黄疸指数一般情况下应该不超过15mg/dL,这是正常范围,是生理性的,爸妈不用太紧张,但如果黄疸指数较高的话,可以试试以下几种方法。

1、喝白开水。

每天早晚必须都要给孩子喂30ml的白开水,在白天也要适量的喝水,让孩子自身尽早的排掉体内的黄疸。如果是母乳喂养还好,如果是喝配方奶粉,要加喂水。

2、喝葡萄糖。

发现新生儿黄疸指数高的时候,给孩子喝点儿葡萄糖水,把葡萄糖加入水中,喂给孩子喝就可以,这是去黄疸的有效方法。

3、晒太阳。

每天早上10点左右,阳光不是很厉害的时候给孩子晒太阳,要尽量多的晒到孩子的皮肤,但是不要晒到眼睛。

4、停止母乳。

如果以上方法都不管用,那么就停止喂养母乳2-3天,因为黄疸高形成的原因可能是母乳,所以停止喂养母乳以后,黄疸指数就会下降的。

如果长时间不退黄疸指数也很高的话就可能是病理性的,建议到医院进行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新生儿黄疸指数高的原因有哪些?

全文共 754 字

+ 加入清单

宝宝出生后没几天,您或许会发现宝宝的小脸突然变得黄黄的,这让很多缺少育儿经验的新手爸妈变得不知所措:宝宝得黄疸啦!这是怎么回事?那么新生儿黄疸指数高的原因有哪些?

母乳性黄疸:因吃母乳新生儿发生黄疸称为母乳性黄疸,由于母乳中含有孕二醇激素,它可以抑制新生儿肝脏中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力,致使血液中的胆红素不能及时进行代谢和排泄,于是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增加,出现新生儿皮肤和巩膜的黄染。

出现母乳性黄疸后,一般不会影响小儿的健康,也无发烧和食欲不好的症状。如及时停止喂母奶,黄疸大约在2~4天内减弱,6~10天内全部消失。对于母乳性黄疸,一般不会引起神经系统的伤害。对于母乳性黄疸也不必惊慌.停母乳时可用牛奶暂时替代.待黄疸好转后可以继续用母乳喂养。

生理性黄疸:颧生儿生理性黄痉是靳生儿耐羯颐特有的一种现象,足月儿的生理性黄疸是在第2~3天开始,这时皮肤呈浅黄色,巩膜(白眼珠)以蓝为主微带黄色,尿稍黄但不染尿布.第4~5天最黄,足月儿在第10~14天消退,检查肝功能正常、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加。早产儿的生理性黄疸会出现得较早、较高,也持续较久.可延迟至3~4周消退。虽有黄疸,但孩子没有什么不适,一般情况好。生理性黄疸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不需治疗。

溶血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最常见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为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亲血型为O、胎儿血型为A或B最多见,且造成的黄疸较重:其他如母亲血型为A、胎儿血型为B或AB母亲血型为B、胎儿血型为A或AB较少见.且造成的黄疸较轻。

如果医生检查后发现胆红素水平高,照一照蓝光也能退黄了。但是如果宝宝全身和四肢都发黄,精神状态也不太好,就要听医生的话来积极配合治疗!如果你对新生儿黄疸高有多严重等有关婴幼儿疾病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婴幼儿黄疸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